立即觀看: 阻抗 的三要素——電阻、感抗與容抗!
什麼是 阻抗 ?
電阻(Resistance, R)——限制電流流動的基本元件
電阻的特性
電阻是一種消耗能量的元件,當電流通過時,它會將一部分能量轉換為熱能,根據 歐姆定律(Ohm’s Law),其計算方式為: V=IR
其中:
- V = 電壓(Volt)
- I = 電流(Ampere)
- R = 電阻(Ohm, Ω)
應用範圍
- 限流:在電路中保護元件不被過大電流損壞。
- 電壓分壓:控制不同元件的電壓分配。
- 發熱應用:如電暖器、電熨斗等。
感抗(Inductive Reactance, XL)——電感對交流的影響
感抗的特性
感抗是 電感(Inductor) 在交流電路中的特性,當交流電流通過電感時,它會產生變化的磁場,而這個磁場會產生感應電動勢,抵抗電流的變化。感抗的計算公式為: XL = 2πfL
其中:
- XL = 感抗(Ω)
- f = 頻率(Hz)
- L = 電感量(H, Henry)
應用範圍
- 濾波電路:濾除高頻雜訊,如電源濾波器。
- 電動機與變壓器:利用電感特性運作。
- 無線電與通訊設備:在高頻電路中調節信號。
容抗(Capacitive Reactance, XC)——電容對交流的影響
容抗的特性
容抗是 電容(Capacitor) 在交流電路中的特性,當交流電壓施加到電容時,它會反覆充放電,影響電流流動。容抗的計算公式為: XC = 1 / 2πfC
其中:
- XC = 容抗(Ω)
- f = 頻率(Hz)
- C = 電容量(F, Farad)
應用範圍
- 信號濾波:電容可用來隔離直流,允許交流通過(如耦合電容)。
- 電源濾波:平滑電壓波動,提高電源品質。
- 無線通信:調整電路的頻率響應。

阻抗的計算與相位關係
阻抗 Z 由電阻、感抗與容抗組成,並以 向量 方式計算: Z = √(R2+(XL−XC)2)
其中:
- 當 XL>XC,電路呈現感性特性(電流滯後電壓)。
- 當 XC>XL,電路呈現容性特性(電流超前電壓)。
- 當 XL=XC,電路達到 諧振(Resonance),這在振盪電路與無線通訊中極為重要。

簡單實驗:測試阻抗在交流電路中的影響
📌 材料
- 電阻(1kΩ)
- 電感(10mH)
- 電容(100μF)
- 信號產生器(Function Generator)
- 示波器(Oscilloscope)
📌 步驟
- 測試電阻特性:將電阻接入交流電路,測量電流與電壓變化,觀察它是否單純消耗能量。
- 測試電感特性:將電感接入電路,改變頻率,觀察感抗對電流的影響。
- 測試電容特性:將電容接入電路,測試不同頻率下的電流變化。
🔎 結果分析:
- 電阻不隨頻率改變,電流大小僅受歐姆定律影響。
- 感抗隨頻率上升而增加,在高頻時限制電流。
- 容抗隨頻率上升而減少,在高頻時允許更多電流通過。

總結與延伸閱讀
阻抗(Impedance)是交流電路中的關鍵概念,包含 電阻、感抗與容抗 三大要素,它們共同決定了電路如何對電流與電壓產生影響。透過理解這三者的特性,我們可以更有效地設計濾波器、電源電路與無線通信系統,提升電子設備的性能與效率。
📌 延伸閱讀
🔹 《電阻 是什麼?電路中的關鍵角色》
深入探討電阻的基本原理,了解其在電路中的功率消耗與電壓分配應用。
🔹 《電感 如何影響電路?基礎原理與實際應用指南》
解析電感如何儲存磁場能量,並在電源穩壓、濾波與無線充電中發揮作用。
🔹 《電容器 的用途——如何儲存和釋放能量?》(編輯中)
介紹電容的充放電特性,並探討其在訊號處理與電源濾波中的應用。
🔹 《如何計算交流電路中的阻抗?》(編輯中)
學習阻抗的計算方式,並掌握如何透過電阻、電感與電容設計最佳電路匹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