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師的焦慮與 成長 :從「怕犯錯」到「主動解決」

在社交平台上分享

「你有沒有怕過犯錯?」
只要在工程現場待過,在 成長 前應該沒有人敢拍胸脯說「完全不怕」。

其實,很多人剛進工地、或剛成為小工程師的時候,最大的壓力不是工作多累、環境多亂,而是
「如果我做錯了,會不會被罵?會不會被貼標籤?」

但你有沒有發現,那些後來真的變得厲害的人,反而是越來越不怕問問題、遇到狀況會主動去解決,而不是一味怕出錯?


【你是哪一型?工程師的三種焦慮模式】

你自己屬於哪一種?

  1. 怕犯錯型
     什麼都想問、什麼都怕做錯,寧願等學長指示也不敢主動。看到複雜的圖紙、聽到現場大哥講術語,心裡只想:「萬一我搞砸怎麼辦?」
  2. 裝沒事型
     表面上裝鎮定,其實腦袋一團亂。現場遇到問題先拖著,想說也許有人會發現、有人會收拾。結果錯愈拖愈大,最後還是得面對。
  3. 主動解決型(進化版)
     遇到問題會先查資料、問前輩、甚至試著自己動手解,失敗了也會反思原因。久而久之,別人反而開始問你意見。
Engineer Tsai 在工地拿著說明書和測試筆,滿臉疑惑,後面有位大哥站著看,桌上放著電燈泡和插座,背景是工地現場。

【工程新手的經典焦慮情境,你有沒有共鳴?】

  • 圖紙看不懂,怕一問就被笑「基礎太差」
  • 學長交代任務,卻不敢確認細節,只能硬著頭皮做
  • 不小心出錯,心裡小劇場一百遍:「是不是大家都在背後講我?」
  • 遇到大問題只敢低調、希望自己不要被注意到

其實,這些焦慮是每個工程人都經歷過的路。


【現場最需要的,其實不是「不犯錯」的人】

工程現場沒有百分百「對」這件事。就算是老前輩,也會因為現場變數臨時出包。

真正被欣賞的,是遇到狀況願意「主動提問」、「主動補救」的人。

你越怕犯錯,越容易卡在原地;你越勇於解決,越容易成長。

Engineer Tsai 有點緊張地拿著平板,旁邊的學長笑著舉手安慰他慢慢 成長 ,背景有一塊板子寫著「沒有問題太基本」。

【工程師晉級三部曲】

  1. 出錯時,先面對,不要逃避
     錯誤不可怕,最怕的是掩蓋。現場如果你願意主動承認、趕快想辦法修正,學長反而會記住你的誠實與負責。
  2. 學會問好問題,而不是「這要怎麼做?」
     與其問「我要怎麼辦?」不如主動說:「我發現A、B有矛盾,我查了資料還是不懂,能不能給我一點方向?」
     這種態度讓前輩更願意幫忙,也能從過程中學到方法。
  3. 練習自己找解答,再找人確認
     先查手冊、翻圖面、找網路資源,做完再問學長:「我這樣判斷對嗎?」
     不但能加速學習,也讓自己更有信心。

【現場經典金句】

「現場沒有完美,只有願意學的工程師。」

「你越早承認不懂,越快成長。」

Engineer Tsai 拿著電話和筆記本,一邊講電話一邊看著設計圖,身後有同事們在討論,氣氛熱鬧。

【你也有工程焦慮嗎?一起留言交流】

你最近有沒有因為怕犯錯,反而卡住進度?還是曾經哪一次,勇敢去問、去解決,意外發現自己也行?

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工程現場焦慮小故事、轉折經驗,讓更多新手不再獨自焦慮。


行動引導|追蹤 Engineer Tsai,和一群成長中的工程人同行

如果你喜歡這種能讓人共鳴、又帶走方法的工程內容,歡迎追蹤Engineer Tsai。這裡不是只講知識,更陪你走過現場的迷茫與突破。

下篇我們來聊聊:「為什麼工程圈都說『出錯才是開始』?」敬請期待!


📌 延伸閱讀推薦

🔹《串聯與並聯 電路的區別》
複雜電路也有簡單原理,像人生遇事也能分清楚脈絡。

🔹《新手必學: 萬用表 量電壓電流操作法》
學會基礎工具,其實就是從害怕進步到主動嘗試的第一步。

🔹《現場的工程筆記術:怎麼記錄,怎麼不漏》(編輯中)
工地筆記不只是記事情,更是讓你快速補課、彌補經驗差距的小武器。


讓焦慮變成成長的養分,
工程師也能從怕犯錯,走到主動解決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