團隊配置 就像選球員:你的公司擁有對的先發陣容嗎?

在社交平台上分享

NBA交易季開打,我卻在思考一件事:

團隊裡的「對的人」,你找對了嗎?
每年NBA交易季一開始,網路就一堆 團隊配置 分析文、討論串:誰該被換掉?哪隊虧了?哪隊補強成功?
但對於在公司帶團隊、在現場跑專案的我們來說,這些新聞,其實反映的是一個更重要的命題:

「選對人、放對位、在對的時間出手,才是一個好管理者最該學的事。」

Engineer Tsai 坐在工地現場,手上拿著圖紙和筆記本,正思考工地上要指派哪些工人。背景有工人搬運物品和設備,還有幾張員工證件照,代表在想 團隊配置 。

🔧 問題從來不是「這個人夠不夠好」

而是:「他是不是在對的位置?」

你一定聽過:「那個人好像能力不錯,但怎麼一來我們這就不對勁?」
或者反過來:「他以前一直被壓著,換個地方突然就發光了!」

有時不是人變了,是位置、時機、與期待不同了。
這就像NBA裡很多交易球員,不是不強,而是原來的體系裡無法發揮。

👉 對應到專案管理,這也是很多主管會遇到的事:

  • 新人很有熱情,但被安排在流程老舊、卡關連連的環節。
  • 資深員工看似穩定,實際上已經失去挑戰感與投入度。

🔍 管理者該做的事,不是急著補人,而是看懂人與工作的對位關係


🛠️「補人」不是找最強的,而是找「最對的」

NBA裡有個現象叫「買明星卻輸球」,有時候並不是因為球員不行,而是團隊節奏全被打亂。

在台灣的工程現場、設計公司、甚至新創公司也常出現這種情況:

  • 突然拉一個技術大咖來救火,結果其他人不敢接話、也不敢挑戰。
  • 聘了一個專案經理,但沒有調整結構與資源,最後變成雙頭馬車。

⚠️ 所以關鍵不是「找誰進來」,而是:

  1. 他來能不能讓整體流程變順?
  2. 其他人願不願意配合他的打法?
  3. 他補的位置,是剛需還是你情緒上的「想救場」?

這些問題,是管理者該問自己的。

Engineer Tsai 面對戴黃帽的主管,被嚴厲地指責。工程師一臉困惑,手上拿著報表,後方還有幾位表情嚴肅的同事,現場氣氛緊張。

🧩 管理的節奏感:

對的時間做對的調整,比什麼都重要

有時你提早動了,團隊還沒準備好;有時你太晚出手,問題已經發酵。
我曾在一間自動化設備廠看到這樣的狀況:

專案已經 delay 了兩週,負責人每天開會焦頭爛額,大家都說「要補人」
結果補了兩個臨時外包,原本熟悉流程的工程師反而因為要帶人、對文件、跑流程,整體又多耽誤了一週。

結果怎麼解?不是補人,而是重新分配工作流程,把本來負責內部整合的工程師抽去做排程協調,反而讓節奏回穩。

💡重點是:
「管理不是解題,是布局。」
與其一直拉人,不如練習調整結構、換排戰術


🧠 如果你是主管/PM/負責人,請試著問問自己:

  • 我現在的團隊缺的是「技能」還是「連結」?
  • 是不是有些人其實不該換,只是該換個位子?
  • 我是為了解決問題在補人,還是為了壓抑焦慮?

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,但值得在每次調整資源時都回頭思考一次。

Engineer Tsai 帶著笑容在工地現場指揮,手上拿著檢查表,完善 團隊配置 ,周圍的工人正有條理地搬運材料、進行驗收和討論,現場流程順暢、氣氛愉快。

🏁 結語:球隊想贏球、團隊想成功,核心都是

「看懂人性,理解節奏,調整系統。」

不管你是剛帶小團隊的新手主管,還是已經在業界跑多年,只要你曾經「為了一個人該不該換」煩惱過,你就會懂

最怕不是人選錯,而是你沒看清整個陣容的節奏與呼吸。


📣 如果你喜歡這種結合職場、實務與日常觀察的內容

歡迎追蹤我,一起練管理、練思維、練得比賽更好打。


📌 延伸閱讀推薦:

🔹《技術好 ≠ 適合團隊?從工程現場看人力配置的眉角》(編輯中)
→ 技術高手不一定是好隊友?這篇帶你看懂「放對位置」的重要性,以及工地上常見的誤用人情境。

🔹《工作做不完,不一定是人不夠:效率卡在管理節奏》(編輯中)
→ 團隊常加班、進度延誤?問題可能不是人力不足,而是配置與節奏沒對上。深入解析「錯誤調度」的代價。

🔹《新人怎麼用才不會拖垮整隊?學會這3種工程帶人法》(編輯中)
→ 很多現場新人一來就被嫌笨,其實是沒被「正確帶起來」。這篇教你分辨潛力型 vs 執行型,重新設計學徒訓練邏輯。

🔹《家庭電學 工具 推薦|5種常備工具讓你輕鬆處理居家電力問題》
→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如果你對電工相關工具不熟,可以先參考此篇文章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